2015年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2015年市残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残联的精心指导下,在各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省残联下达的年度任务和文件精神,以“抓培训、强素质,传技能、促就业”为重点,精心组织,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全年共培训304人,就业率达85%。
一、领导重视,准备充分,各部门积极参与
1、加强领导、制定方案。市残联领导对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纳入2015年度工作计划,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成立了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部署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领导力度。同时制定了《2015年度市本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方案》。
为了让更多的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属了解2015职业技能培训的安排和计划,市残联充分利用报纸、网络、广播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让社会各界都来关注和支持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发展营造舆论氛围。
2、多方调研,定向委培。2015年就业部第一年承接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依据市财政局《邯郸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实施办法(暂行)》的要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需要实行政府购买服务,购买方式公开招标。但由于目前能够承接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专业学校和机构屈指可数,参与竞标的培训机构不足,致使流标。由于培训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尽快找到适合残疾人培训的机构,我们最终沿袭往年做法,采取政府采购服务中的定向委托和单一来源方式,通过专业横向对比,从公开招标报名的机构中选择有意向并能满足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机构开展培训。我们对选定培训机构的教学设施、食宿场所和条件、师资情况、无障碍设施等多次进行了现场查看和调研,通过对比最终确定了邯郸市太阳花职业培训学校、邯郸市五洲中等专业学校、邯郸市杨子职业培训学校、邯郸市辰翔职业培训学校、邯郸市梁子职业培训学校、邯郸理工学校等6家机构规范、经验丰富、有资质、有爱心的培训学校进行培训。
二、组织严密,全程监管,保证培训高效有序进行
1、监督管理全面,不定期抽查到位。为督促指导各培训机构高质、高效开展工作,我们对培训机构进行全程指导和监管。首先对机构的培训计划进行审定,符合要求方可实施操作;其次为确保培训期间学员的安全,培训机构要为学员在学习期间购买意外保险,并与学员签订《安全责任书》;第三为提高残疾人的综合素质,培训机构要在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创业经验介绍课程等内容纳入培训计划;第四残疾人职业培训领导小组在机构培训期间对培训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督导和抽查,对学员上课人数、上课效果、学员的安全、培训后的效果、培训时间是否达到,专业证书是否发放等进行考评,对不符合要求的限期进行整改;第五为确保培训工作的完整性,要求各培训机构做好后继工作,为每一位参加培训的学员建档立卡,将个人信息、培训情况、就业情况、影像等各类培训资料逐项建档,我们将通过电话回访对培训的学员进行后续关注和跟踪。通过一系列的监督管理机制,我们严把培训质量关,确保培训工作开展的实际、实用、实在、实效。
2、培训形式多元化、内容多样化。2015年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从方便学员出发,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开展培训,采取2-3个月的短期式及订单式的形式进行。培训机构针对不同残疾人的需求,结合市场实际和用工需求等情况制定出适合残疾人的培训项目,共开设了保健按摩初级班、保健按摩中级班、电子商务、服装制作、手工编织、美妆美甲等6项培训项目,科学设置了课程,通过专业知识传授及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老师手把手,一对一的方式,不仅使学员们熟悉掌握了技能,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出学员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残疾人通过学习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增强就业信心。培训班结束后,学员们通过考试合格毕业的,统一颁发技能鉴定资格证书和结业证书。
3、培训就业一体化,定单培训做主打。培训的目的在于妥善解决残疾人的就业,改善其生活状况,促进社会的和谐。因此,我们在培训中立足残疾人就业,在培训后服务残疾人的就业,使残疾人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有所得。2015年重点推出订单式培训。订单式培训是由用工企业提供就业信息,包括所需工种、人数、技术要求等,这些信息我们加以整合后,根据“订单”要求组织学员到用工企业参加培训,培训结束后将这些劳动力整体输送给企业方的培训就业模式。例如,邯山区明星擦鞋行,培训皮具美容项目10人,经过2个月短期培训后8名熟练掌握技能的学员全部与鞋行签订劳动合同,走上工作岗位(其余2名因家中特殊原因自愿放弃工作机会);馆陶县翔杰陶艺有限公司的黑陶制作培训和严树清绒画制作培训,也实行了订单式培训,通过培训不仅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将古老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而且使更多的残疾人走上就业,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订单式培训的开展,不仅提高了残疾人就业率,而且实现了残疾人稳定就业。同时也有助于破解企业用工难题,解决企业缺乏合格的熟练技术劳动者这一困难。通过组织订单式培训,实现了培训与就业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创新机制,居家就业,走在行业前沿。电子商务的培训,使居家就业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就业方式。残疾人通过电商培训后,可实现互联网就业,可在家开网店、做微商,从而实现创业的梦想,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电商的培训让更多的残疾人不受地域、出行条件限制居家就业,就业率达到90%以上,走在了时尚的前列。由于居家就业的形式在就业体系中在认定上没有可参照的标准,我们采用个人开微店帐号、截图以及本人申请培训机构认定的方式进行就业率认定,得到了残疾人本人以及培训机构的认可。
三、立足关爱,提高技能,持续为残疾人做好服务
2015年在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市残联和培训机构立足于关爱弱势群体,扶助残疾人的思想,对受训残疾人给予了知识、意志和技能的扶持,从思想上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从技能上提高了他们的生存能力,全市304名残疾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残疾人就业率达到了85%,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5年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项目培训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残疾人培训需求的多样性与培训项目的局限性的矛盾,残疾人身体、生理状况与培训环境、组织工作复杂性的矛盾等,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解决。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在这次培训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坚持“以培训为载体、以就业为导向”的工作目标,积极探索残疾人职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进一步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持续为残疾人做好服务,广开渠道,多谋思路。